考研留学双规划,考研后考虑留学还不晚!

考研留学双规划,考研后考虑留学还不晚!

  考研初试结束了!恭喜各位坚持到现在的考研党们,你们在这条孤独又充满不确定性的道路上奋战了这么久,真的很了不起!

  本以为辛苦备战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考研党们终于可以休息放空一下时,考研竞争的激烈形势又让考研党的心紧紧地揪起。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考研不断地刷新着“史上最难”的记录。今年报考人数达到377万人,较上一年度的341万增加了36万人,再次创下历史新高!

  其实近年来,考研大军的规模不断增加,报名人数已是屡创新高。最后可能只有不到90万人上岸,几百万考生成为了“史上最难年”的分母的那部分。

  超过70%的超高淘汰率让很多人倍感压力,而对于很多普通院校的考生来说,想要考上985更是难上加难!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考研,很多同学已经想到,准备出国留学,实现进可攻、退可守,做到考研留学两不误,给自己上个双保险!

  但考研留学双规划如何择优选择?如果考研失利,申请留学是否来得及?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一一解答,帮助各位同学高效升学。

  考研&留学双规划

  国内外热门院校、专业竞争愈加激烈,不管保研考研,还是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大学期间保持优秀的GPA,建议绩点排名班级前15%。

  大一大二除了保持专业成绩,应该利用周末及寒暑假,开始进行雅思/托福学习,为之后留学必备的语言成绩做准备。此时,可以顺便过四六级。大三参加雅思或托福考试,这样既可以拿到语言成绩,也能为保研增加额外优势,考研英语也能得到非常大的提升。

  此外,在学习之余必须有意识地提升软实力背景,比如参加省级/国家级竞赛,参加交换、实习、科研项目,发表论文/专利,艺术类专业作品集等。

可参考大学四年规划时间轴

  考研失利,申请留学来得及

  1 美国

  美国硕士申请一般从每年11月到次年6月,大致申请时间可供参考:

  TOP50院校:12月-1月;

  TOP50-100院校:2月-3月;

  尾声:3月-5月。

  方案一:申请春季有条件录取(最快升学)

  适合人群:现阶段考完研,无托福/雅思成绩,但其他方面满足要求的同学,学校也会予以录取。但条件是先读语言,通过学校内测后转到正课。

  升学路径:春季读语言+秋季入读硕士课程。

  方案二:直接申请秋季入学

  适合人群:考研和出国两手准备,有或准备考托福/雅思和GMAT/GRE的同学。

  申请要求:一般需要GPA3.0,托福80/雅思6.5,GMAT600,GRE300以上。

  方案三:申请3月或5月桥梁课程(语言+学术课程)

  2 英国

  1-3月是末班车,目前第一波申请的Offer或拒信陆续下来了,现在申请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

  目前为止,大部分英国院校还在接受申请。同学们正好可在放假前准备申请材料,尽快提交。

  方案一:9月研究生直入(最快升学)

  适合人群:大四在读本科生申请要求:英国研究生的申请,对中国大学背景做了明确等级划分,不同专业不同学校的申请要求不同,需要具体评估。

  注意事项:英国大多数学校和专业只在9月开课,并且多数学校会在2月截止申请,所以准备去英国的同学要抓紧时间了。

  方案二:英国名校硕士预科

  适合人群:成绩中等偏下/三本独立院校的在读生或毕业生、专科生、渴望申请名校,又错过申请时间的学生。

  3 澳/新

  澳洲和新西兰大部分在2月和7月开学,因为大部分2月开学的学校和专业可能已经截止申请,所以12月考研结束的同学可以考虑申请7月的开学,没有雅思成绩或者成绩不够,先递交申请,最晚在5月份再补充雅思成绩,实现本硕无缝衔接。

  但如果进行了留学考研双规划,已经有雅思基础的同学,按计划提交成绩即可。

  方案一:7月入学

  适合人群:英语能力较好的大四在读本科生申请要求:澳洲研究生申请,针对中国大学背景做了严格划分,不同专业的申请要求不同。

  注意事项:澳洲的研究生申请通常是提前一年半(比其他国家早半年),所以考研后申请第二年7月开学的研究生务必提前确认好学校和专业是否已经满位或截止申请,提前准备材料。

  方案二:2022年2月入学

  适合人群:希望雅思有更充裕的准备周期的学生。

  注意事项:澳洲研究生的要求每年在提高,但对拿到录取的同学有照顾政策,所以务必提前递交申请,避免要求提高后错过机会。

  4 加拿大

  申请加拿大硕士通常需要1-2年的规划准备期,建议学生在校期间抓紧时间提升大学GPA、参加系统的雅思培训、丰富社会实践活动。

  加拿大硕士的入学季以9月为主,通常集中在当年1月前后截止申请,也有分轮次审核的情况,如西安大略大学的很多专业有round1,round2的录取批次。

  此外,个别大学的部分硕士课程也会有1月、5月入学的机会,但相对少很多。

  5 亚洲

  亚洲国家以超高的留学性价比成为学生和家长的青睐。

  以日本为例,入学季分为10月和4月,日本修士(就是国内的研究生)需要学习日语和英语,如果想目标明确,建议在大一大二开始准备日语和英语,拿着N1和托福80分以上去日本。

  方案一:语言学校-大学院

  适合人群:没有学过日语或日语水平不高的同学申请要求:在中国接受过12年以上教育即可。

  升学路径:申请语言学校,通过语言学校的过渡参加修士考试入学修士。

  方案二:研究生-大学院

  适合人群:日语基础的本科毕业生的最佳选择申请要求:较优秀的本科院校背景、专业成绩(文科 80+/理科75+)、日语成绩(文科N1/理科N2)、英语成绩(托福80+)等。

  升学路径:通过国内申请研究生(即修士预科)成功后,赴日经过半年到两年的适应学习后通过修士考试,入读大学院。

  方案三:语言学校+研究生大学院(比较保守的方案)

  因为语言学校最长可以读两年,如果两年内未通过修士考试,可以先申请研究生,延长签证时间,为考入大学院继续做准备。不过这种途径需要耗费更多时间和资金,建议作为备选。

  最后小编希望各位同学和家长,能够尽早规划,两手准备,最终收获理想的选择!

免责声明

1、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我方非相关内容的原创作者,也不对相关内容享有任何权利 ;部分文章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我方重申:所有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知识产权归该权利人所有,但因技术能力有限无法查得知识产权来源而无法直接与版权人联系授权事宜,若转载内容可能存在引用不当或版权争议因素,请相关权利方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方迅速删除相关图文内容,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因文章中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 。未尽事宜请搜索"立思辰留学"关注微信公众号,留言即可。

相关资讯
申请
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