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气候是春、夏、秋共半年,冬天占半年。在莫斯科、圣彼得堡等这些欧洲区域的城市,冬天几乎每天下雪。最冷的1、2月份室外气温有时达到零下30多度,但整个冬天平均气温为零下7度上下,很少刮风,气候柔和、湿润,但阳光灿烂的时候比较寒冷,下着漫天大雪的时候却比较暖和。由于俄罗斯的能源充裕,供暖设施完善,冬天在室内、商店、地铁、公共汽车、电车里都有暖气,外出也不必穿厚毛衣毛裤。
根据俄罗斯现行高等教育体制,各类普通院校的本科学制为4—5年,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年,副博士(相当于世界各国的博士ph.d)研究生学制3年。最高一级学位为国家博士(一般不容易获得此学位,多数是已取得突出科研、学术成果的优秀在职人员申请和答辩后获取此学位)。
俄罗斯的经济正在高速发展。中国与其在科技、文化、经贸、军工、能源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也正在大规模的深入开展。无论国内、国外都为赴俄留学的学生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遇。
中国与俄罗斯政府签有相互承认学位、学历协议。凡是俄罗斯正规院校学习取得的毕业证书,国家予以承认其学历、学位,留学生回国后,享受国家对留学生的各项优惠政策。如,留学归来研究生可落户北京这类大城市发展。
由于临床医学类专业的严谨性及高难度,欧美等国的医学院一般不接收外国留学生就读此类专业。而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的医学院一般都接收中国学生就读此类专业。当今俄罗斯医学在世界上的地位从客观方面上说依然是非常领先的,很多领域要远远领先于中国。
好的,莫斯科大学语言系创建于1947年,新闻专业是语言系的一部分。新闻专业于1952年从语言系分离出来,正式成立新闻系。现新闻系教学楼所在地是原莫斯科大学旧址,距离“红场”和“克里姆林宫”仅一步之遥。她们有很强的师资力量,教授及科学博士21人,副教授71人,教师114人,博士研究生197人。俄罗斯学生大约2800名,从创建到现在,新闻系已经拥有15000余名毕业生,大约有1000名外国学生。目前就
俄罗斯经济学是一个传统的强势专业,当然会有很多学校开设,但是如果单说经济系比较牛的大学的话,主要是一些专科类的大学,如圣彼得堡国立财经大学,俄联邦政府金融学院,国立高等经济大学(莫斯科),国立管理大学(莫斯科),俄罗斯经济学院(莫斯科)等等,这些学校的知名度肯定是不如综合类大学的知名度高,所以就看你是选知名度高的综合类院校,还是专业强的专科类大学。
人民币在俄罗斯不是流通货币,建议学生带美金或者欧元入境。
"1、学校宿舍 2、校外租房"
"1.俄罗斯内务部签发的留学签证邀请函原件 2.赴俄罗斯留学入境签证申请表; 3.俄大学的有效入学通知书原件; 4.俄大学的入学合同; 5.爱滋病检验报告原件,复印件; 6.证明申请人有足够支付能力的银行存款证明原件(5万人民币个人银行存款); 7.申请人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及成绩单原件,复印件; 8.申请人有效护照原件及护照首页复印件; 9.2张签证照片。"
三类:一天加急、三天加急、五个工作日普通。
原则上不需要,但是如果在每年2月-3月,6月-9月最好提前一天在俄罗斯驻中国大使馆或领事馆前登记排号。
在收到俄罗斯大学入学通知书和俄罗斯联邦移民局的入境邀请函原件,即可申请准备赴俄留学签证。
在俄罗斯有些专业,申请者人数已经超过学习及宿舍位置名额,因此需要实施所谓的名额限制。全联邦常受限的专业有:列宾美术学院油画专业,各音乐学院钢琴专业,石油天然气类大学等等。
是的。有些“热门”专业,由于申请人数过多而学习及宿舍位置有限,学校大学则对实行“名额限制”。
申请音乐、艺术、设计类根据不同的具体专业需要提交一定数量的作品(习作)参加审核。
所有语言预备系(预科)学生将在每年的6月-7月份进行“外国人俄语水平考试”,通过者9月份即可进入专业学习。
大部分过去的学生都是0语言基础。到那边头一年是学语言的,就是上预科。学的很快的,一般一年的水准不比国内四年大学的差。口语方面尤其突出。一般一年四到六万所有费用(人民币),除了最突出的两所大学:莫大跟彼得堡国立大学稍贵,莫大一年得十万左右了,彼得堡大学也得八九万一年。其它也有很多比较好的学校像彼得堡师大、财大,莫斯科师大、友大这些一年五万至八万差不多。
你说的应该是对外俄语等级考试(ТРКИ)——以确定俄语熟练程度的国际考试。对外俄语等级考试一般分为六个等级:A1和A2是初级基础考试;B1-针对读本科的学生需要达到的程度;B2-针对读硕士的学生需要达到的程度;C1-针对读博士的学生需要达到的程度;C2-可能俄罗斯本国人也没有几个能通过吧。对外俄语等级考试分为5部分内容:分别是听,说,读,写,及词汇和语法。对于国内学习俄语的学生来说,书面功夫不成问
好的,首先熟练掌握俄语确实是留俄海归在找工作中的重要优势。2015年国家公务员招考中,外交部俄语职位需求14名,商务部俄语职位需求11名,需求量在小语种岗位中最多。由此可见,俄语人才存在比较大的缺口。随着中俄双方首脑的频繁互访,中俄在铁路、油气、通讯等方面签署了大量的合作协议,因此中铁、中石油、中石化、华为等企业纷纷开始大量招聘精通俄语的专业人才。俄语不仅是俄罗斯人的民族语言。目前全球使用俄语的国
立思辰留学360为您全方位细致贴心服务
赣ICP备19006506号-1
© 2008-2025 云学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云学教育集团 助您启航留学新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