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你要考虑清楚去俄罗斯的话读什么哟。一般去俄罗斯读艺术的多,其他的专业堵回来也不好找工作啊(貌似艺术这方面也普遍不好找工作),如果没有这方面兴趣和心理准备,不要为了不去高考就轻易做抉择。
没有哟,只要满足马可波罗计划的要求,也就是高考分数达到400分,就可以预注册米理的建筑学。 不过意大利的建筑是比较难的,纯建筑专业基本上就是本硕连读的,也就是说按时毕业也需要至少读5年。 然后入学方式就是参加全国统考的建筑考试。难度还是挺大的。
俄语学习关键是熟能生巧,有原生环境会帮助特别大。毕业难度具体要看专业,文科社科经济类大部分专业不难,理工科,法律,金融等都有相当难度。
入学门槛不高(高中生毕业证,会考成绩全部及格,大学生读研毕业证学位证,大学四年成绩全部及格),因为国内学生底子其实还可以,比如俄罗斯学生大一才开始学习因式分解,但他们学得很快,到大二,高等数学下半册就学完了。
莫斯科国立大学是俄罗斯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大学,在俄罗斯综合排名第一位,全名为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 在俄罗斯的高校中,莫斯科国立大学拥有最多的科学院院士和专家,不但是俄罗斯最大的大学和学术中心,也是全世界最大和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 莫斯科国立大学拥有4万多名在校学生,有5千余名专家、6千多位教授、讲师和5千多名研究人员在学校各院系工作。每年莫斯科国立大学
俄罗斯留学的确可以称得上最适合工薪阶层的留学之路,一般留学费用每年在1000-4000美元,个别专业甚至只要700美元,这样的花费远低于欧洲或美洲国家。
到不少国家留学要考语言,而赴俄罗斯留学却可免试。只要是持有国内高中(或同等学历)毕业证,且身体健康者,均可免试赴俄罗斯的国立院校攻读学士或升读硕士、博士学位。
俄罗斯的冬季24小时供暖,室温在30度左右,室内一般都是穿单衣单裤。俄罗斯的城市绿化率为40%-60%,风沙很少,如果不是很长时间的呆在室外,穿一件羽绒服就足够了。
俄罗斯转签其它国家比在中国方便,快捷,简单。去加拿大投资移民,技术移民的中国人,在莫斯科得到签证,时间只需三个月,条件符合,没有据签。 到美国探亲也可以参加到世界各地的旅行团。中国自费留学生可以参加假期旅行团到世界各地旅游,价格很便宜。 但是有一点,你必须有正式的在俄罗斯的工作身份和学生身份。
探亲签证是俄罗斯大使馆最优先办理的签证之一,父母、妻子儿女、兄弟姐妹都可以得到探亲签证。留学生可以申请配偶、父母、子女陪读。 留学生每学年都要登记一次居住手续,陪读人也随同申请登记一年,直到全部学程结束。
据相关数据表明:在俄罗斯有80%以上的中国留学生就读经济类商科管理专业,读工程专业的不到5%,读医学专业的不足3%。
俄罗斯有这么个说法:“莫斯科是俄国的心脏,圣彼得堡却是俄国的灵魂”。两座城市,宛如中国的北京和上海。莫斯科市政治中心,名校云集,以莫斯科大学为首的高校具有极强的教学科研实力。圣彼得堡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不容小觑,作为临海城市,有着莫斯科不可比拟的优势,并且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是当今总统普京的母校,也让人对它心生敬意。具体选择哪个城市,要结合自己的爱好。
俄罗斯大学所要求的材料,基本包括留学生的简历、学历证明、成绩单、身体健康的体检证明、6张2寸的近期照片等。学历证明文件包括成绩单、毕业文凭,须加盖学校公章或到公证部门办理公证。
平均1-1.5万元/年,一般是双人间,设有单独的卫生间,浴室和厨房,24小时热水,有保安和清洁工,安全舒适。一般根据宿舍所处的城市、所在城市的地理位置、宿舍的装修程度、宿舍的面积和人数来区分,住宿费价格会有所不一样。
俄罗斯每个城市的消费水平都不同,但是彼此之间的差别不是很大,如莫斯科的生活费每月120美元左右、圣彼得堡100美元、其他大中城市是在60美元左右。
一般而言,最安全的是住在学生宿舍,学校宿舍都有专人管理,遇有意外事故,通常都有紧急通报系统。若能申请得到学校宿舍,最好不要轻易放弃,除了可以节省不少来往通勤学校的时间之外,通常也较为安全。
对于开车族而言,迷路时勿盲目开车,以免误入禁区,务必先找人查询,不要随意下车,车上最好备有地图或行动电话。记住自己的车子的停车位,注意停车四周的安全情形。如果是常去的地方,最好停在固定处。车内勿留放任何能引人觊觎的东西,如皮包或提袋。不要在停车场处理或整理物品。
开车不要超速,喝酒不开车,开车前做好车辆安全检查并先研究好路线与路况,遵守交通规则并培养良好的驾驶习惯,这都是维持自身与乘客安全的不二法门。对于不开车的同学而言,过马路注意两方来车,遵守交通标志行走穿越马路,这也是维护自身安全的秘诀。
出关——手持护照及签证、机票,填写出境登记卡,出关过安检;过俄边防检查站——出示护照及签证、健康证书入境。
随着近年中俄两国政治、经济关系的持续发展,赴俄留学的中国学生呈增长态势。据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透露,截至2015年年底,中国在俄留学生总人数达到2.8万人,俄罗斯在中国留学生总数为1.6万人。2015年,双边教育领域长短期人员交流总数达7万余人。两国领导人商定,2020年双方将互派10万留学生。俄罗斯海归的就业前景如何,将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立思辰留学360为您全方位细致贴心服务
赣ICP备19006506号-1
© 2008-2025 云学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云学教育集团 助您启航留学新里程